喜愛海浪的他,踏著色彩斑爛的滑板飛船,從高處徐徐而降。在他掌舵之下,飛船左右蕩漾,海面瞬即激起洶湧的浪潮。這景象很熟悉吧!你必然不會忘記,這就是在紅磡香港體育館舉行的許冠傑光榮引退演唱會的精采序幕!
其實在這四十多場告別演唱會之前,阿Sam 已經舉行了近二十場非公開的演出。地點何在?正是離紅館不遠的通利琴行排練室。
雖然忙於綵排,但臨別在即,他並沒有忘記一群熱愛音樂的年青朋友,作了以下的一個訪問。
年青作曲人應不斷嘗試創作
在藝海航行了廿數載的阿 Sam,不知與風浪搏鬥過多少回;他的經歷,實為年青人借鏡參詳的好榜樣。
學生時代的許冠傑,跟現時很多年青人一樣,熱愛音樂。當年的貓王(Elvis Presley) 及披頭四(Beatles),均是阿Sam 的第一號偶像。在一片歐西歌曲的熱潮中,他提起木結他,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組成樂隊,從而開始了他的音樂旅途。阿 Sam 在憶述少年時代自組樂隊的日子時,面上不禁泛起絲絲的笑容,足見音樂對這個活躍少年的重要性。
「年青人應該永遠不停地夾Band!」阿Sam 以這句話去鼓勵喜愛音樂的年青人,積極發展自己對音樂的興趣。阿Sam 深感音樂為人生中一份非常珍貴的美意,既然年青人有緣份碰上音樂,便應該不斷地追求,即使不能投身音樂行業,也可作為一種興趣,藉以陶冶性情,抒發情感。
對於投身音樂事業,阿 Sam 卻抱這樣的看法:「現時很多年青人的通病,是只顧當歌星。但我認為他們應該作多方面的嘗試,例如作曲、編曲等幕後工作。」
身為全能音樂人的阿 Sam,也不諱言本地樂壇出現創作人才短缺的情況,以致改編歌曲過多而本地作品不足。「現今的音樂人大部份都是六十年代夾Band的朋友,我希望更多年青朋友加入作曲、編曲的行列,創作更多歌曲,扭轉本地作品不足的現象。
「適值香港唱片業蓬勃,歌手眾多,造成對歌曲的需求越來越大。年青作曲人應不斷嘗試,繼續創作;作品越多,提高知明度的機會越大。」阿Sam 說。
對於本地年青樂隊的水準,曾為嘉士伯流行音樂節座上客的阿Sam也極為讚賞,可惜礙於香港市場未能廣泛接受這類音樂而影響他們的發展;「如果他們能夠將這些重型音樂放輕,創作較商業化的旋律,配以Rock N' Roll 的包裝,避免過於偏激,相信發展機會更佳。」阿Sam 補充說。
看來,年青夾Band朋友表現音樂天份的機會很不錯呢! 對於他們投身音樂行業的前途及去向如何,阿 Sam 說:「他們應該盡量嘗試,給自己一個機會,但同時間為自己預一條後路。」正如他的父親當年堅持阿 Sam 必須完成大學課程一樣。阿 Sam續說:「以音樂作為一種職業,運氣是非常重要的,即使你很有天份,有時可能懷才不遇,故此應該為自己鋪好後路,假如未能發展音樂去路,也可選擇別的行業。」
與君一席話,勝讀十年書。雖然和阿Sam 的訪問只是匆匆的十數分鐘,但也深深感受到這位良師益友對本地樂壇的熱誠和擁護。
行將告別歌壇的釩a傑,數月後即卸下燦爛耀眼的舞台服飾,踏著他那雙動感繽紛的運動鞋,向著光輝人生的另一階段進發。
一九九二年四月「音樂與你」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