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usic For Life
Fender Club
香港鋼琴/電子琴導師協會
香港管弦樂導師協會
Band Central
主頁 > 音樂話題 > 音樂家側寫 > 樂評人

樂評人

馮禮慈
個人簡介 文章
 

「人生如戲」

有人追求絢爛的一生,有人則只願在平淡中渡過。正因為每人的人生目標不同,所以他們便有著各自不同的命運。

只問耕耘的音樂人

而對馮禮慈來說,人生的價值並不在於成巧峊2恁A他認為只要活得開心,生命才有意思。

所以,他一直樂於與音樂為伍,並選擇了一份他覺得十分有意思的工作 - 樂評,作為自己的職業。

有關他音樂人生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十多、二十年前,故事是這樣開始的 -- 「還記得十多年前,樂隊音樂大行其道,我亦是當中的活躍份子。」

「後來,到大學階段,剛巧一位朋友正在籌辦雜誌,其中有有關音樂的部分需要撰寫樂評,我就順理成章地開始了撰寫樂評的工作。」

因緣際會之下,馮禮慈踏出了樂評人的第一步,而且更是一條不歸路。

此後,他一直從事報章、雜誌的樂評工作,正當在圈內聲名日噪之際,他甚至自資創辦音樂雜誌 "TOP"。

儘管目前 "TOP"已經停刊,但他並不覺得是一次挫折,因為在經營的過程之中,他享受箇中樂趣,亦曾經為本地的音樂雜誌帶來一份新意。

所謂「成敗不足論英雄」,能夠豁出去,只問耕耘,不問收獲,這才稱得上是豁達的人生!

音樂人眼中的音樂世界

回望半生,音樂原來與馮禮慈已經深交了二十年,雖然他認為自己並非音樂人,因為他不是從事作曲或編曲工作;但他為香港音樂界付出的精力和心血,令他在別人的眼中成為不折不扣的音樂人。

作為一位資深的樂評人,對於目前香港音樂的發展,他有自己的獨特看法。 「雖然本地樂壇一直以商業化音樂做主流,但近年已積極追上國際性的音樂趨勢。隨著越來越多人接受另類音樂,非主流音樂亦開始有它的生存空間。」

「不過,我覺得推動音樂的主要動力是人。所以,愈多人願意為音樂付出努力,其發展將會愈趨蓬勃。」

相信大家與馮禮慈一樣,正期待著音樂界百家爭鳴、百花齊放時期的來臨!

 
 

 
以樂器種類搜尋
木結他 樂隊 低音結他 大提琴
單簧管 Combo 作曲家 電腦音樂
指揮 樂評人 數碼鋼琴
電子琴 二胡 長笛 結他
口琴 步操樂團 樂譜 敲擊樂
鋼琴 色士風 弦樂 合成器
小提琴 和聲 管樂